何军 教师
提供学校: | 江苏警官学院 |
院系: | 侦查系 |
专业大类: | 公安学 |
专业: | 侦查 |
学分: | 2 |
课时: | 34 |
侦查实战的“风云变幻”,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驱动的侦查时代”,其依赖不再是人力,而是数据。反观公安院校的教学内容,似乎仍处在工业社会时代。我们不能再抱残守缺式认为传统的教学内容所蕴含其思维仍然有适用的空间而拒绝变革。实际上大数据时代所带来是从技术、理念到侦查模式一系列根本变革。《大数据侦查》课程主要讲述侦查学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和相关法律制度,该课程主要包括导论、基本原理、侦查理念、侦查模式。通过该课程教学,系统而深入掌握大数据时代侦查学前沿理论,掌握犯罪信息的呈现形式、大数据技术对侦查的功用等。
《大数据侦查》课程教学大纲
(Big Data Investigationg)
制定单位:侦查系
制定人:何军宋祥斌
审核人:
审定人:蒋苏淮
编写时间:2020年7月16日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一)课程属性、学分、学时
任意选修课、限制选修课,2学分,3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实践教学【讨论或考察】16学时。
(二)适用对象
适用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公安视听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安全防范工程、数据警务技术、法学、行政管理、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等专业的学生。
(三)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
先修侦查学,具备大数据基础知识。
二、课程简介
侦查实战的“风云变幻”,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驱动的侦查时代”,其依赖不再是人力,而是数据。反观公安院校的教学内容,似乎仍处在工业社会时代。我们不能再抱残守缺式认为传统的教学内容所蕴含其思维仍然有适用的空间而拒绝变革。实际上大数据时代所带来是从技术、理念到侦查模式一系列根本变革。《大数据侦查》课程主要讲述侦查学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和相关法律制度,该课程主要包括导论、基本原理、侦查理念、侦查模式。通过该课程教学,系统而深入掌握大数据时代侦查学前沿理论,掌握犯罪信息的呈现形式、大数据技术对侦查的功用等。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来能够在复杂情境中自觉运用总体国家安全理论分析问题,开展执法工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夯实学生制度自信,特别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升学生的政治站位。
四、师资团队
课程负责人:何军,博士、副教授。
课程参与人:宋祥斌,博士。
五、教学资源
已购买较为丰富的阅读资料、文献;侦查系已建立数据实验室;学院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形式,要求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授、讨论等多种形式;要求课件内容丰富,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库充实课堂教学。充分发掘每章节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七、学习要求
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工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课外能自主阅读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书籍、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
八、考核方案
考核形式为开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数据侦查理论、数据侦查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
授课章次与名称 | 内容摘要 | 总学时数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第一章、大数据侦查导论 | 大数据侦查的内涵、特征、价值 | 3 | 3 | |
第二章、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原理 | 数据交换原理、数据同一认定原理 | 3 | 3 | |
第三章、大数据侦查的理念 | 相关性理念、数据主导侦查的理念、线上破案与线下证明相结合的理念 | 2 | 2 | |
第四章、大数据侦查行为 | 数据搜索、数据查询、比对、数据挖掘、数据画像、数据预测 | 4 | 4 | |
第五章、大数据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一节 大数据侦查对公民权利影响、大数据侦查的法律规制 | 6 | 6 | |
第六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 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分析方法 | 16 | 0 | 16 |
合计 | 34 | 34 |
第三部分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大数据侦查的时代背景,领会大数据侦查内涵,把握大数据侦查实践价值。
【本章重点、难点】大数据侦查的时代背景;大数据侦查与技术侦查关系;把握大数据侦查实践价值。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讲授我国是最安全的国家,培养学生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第一节 大数据侦查的内涵、特征
一、大数据概念、特征
二、大数据、信息、情报、知识与侦查
三、大数据侦查的概念、特征
第二节 大数据侦查的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犯罪形态变化
二、大数据侦查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侦查原理的时代变迁,领会大数据侦查原理内涵。
【本章重点、难点】数据交换原理的内涵及其适用、数据交换原理的内涵及其适用。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讲授习近平警察思想,培养学生坚持两个维护,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
第一节数据交换(反射)原理
一、物质交换原理的适用范围
二、从物质交换到数据交换的演绎逻辑
三、数据交换原理的内涵及其适用
第二节数据同一认定原理
一、传统的同一认定原理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二、从传统的同一认定到数据同一认定的演绎逻辑
三、数据交换原理的内涵及其适用
第三章 大数据侦查的理念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侦查理念的时代变迁,领会大数据侦查理念内涵。
【本章重点、难点】相关性理念的内涵及其适用、数据主导侦查的理念的内涵及其适用、线上破案与线下证明相结合的理念的内涵及其适用。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讲授警察光荣事迹,增强学生警察荣誉感,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一、相关性与因果性关系
二、相关性对侦查的价值
三、相关性在案件侦查中运用
第二节 数据主导侦查的理念
一、数据主导侦查理念的内涵
二、数据主导侦查对侦查工作的指导
第三节 线上破案与线下证明相结合的理念
一、大数据的相关性和法律因果证明的紧张
二、线上破案与线下证明相结合的理念的内涵
三、线上破案与线下证明相结合理念对侦查工作的指导
第四章大数据侦查行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大数据行为的类型、特征、适用条件。
【本章重点、难点】数据搜索、数据查询、比对、数据挖掘、 数据画像、 数据预测的内涵及其适用。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讲授警察光荣事迹,增强学生警察荣誉感,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第一节 数据搜索
第二节 数据查询、比对
第三节 数据挖掘
第四节 数据画像
第五节 数据预测
第五章大数据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剖析数据侦查基本特征和主要环节,理解个人信息权的内涵、特点,把握数据侦查权与个人信息权平衡的理论和制度。
【本章重点、难点】、 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冲突;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保护。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党忠诚、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意识。
第一节大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冲突
一、数据侦查概述
(一)数据侦查的内涵
(二)数据侦查的行使特点
二、数据侦查中个人权利
(一)数据侦查中的个人权利内容
(二)个人信息权的内涵
(三)个人信息权、数据权、隐私权相关概念厘清
三、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冲突内容和特点
(一)冲突内容
(二)特点
第二节:数据侦查和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理论
一、域外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判例、理论
(一)日本的立法、判例、理论
(二)德国的立法、判例、理论
(三)美国的立法、判例、理论
二、数据侦查与个人信息权平衡理论
(一)隐私权理论
(二)自由与安全平衡理论
第三节 大数据侦查规制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一、数据采集、挖掘、应用的分层权限和审批制度
二、非法数据证据排除制度;
三、自动化比对、决策的人工审查制度
四、安全制度;责任制度、救济制度
第六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类型、格式和存储,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增强数据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章重点、难点】数据的预处理、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增强科技兴警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观;
第一节:数据处理
一、数据爬取
二、数据转换
三、数据整理
四、数据清洗
第二节:数据存储
一、数据格式
二、关系数据库
三、图数据库
第三节:数据分析
一、列表分析
二、关联分析
三、时序分析
四、链接和路径分析
五、社群分析
六、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