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江苏警官学院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教 师 姓 名

肖金军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讲授

授 课 日 期

2018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称

第四讲  社会互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着重从动态角度分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方式,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及其类型;要求学生理解集体行为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并能结合社会管理实际,分析解决一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集体行为。

教学重点或

教 学 难 点

教学重点:社会互动涵义,类型及其维度;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集体行为的成因及其处置对策。

教学难点: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集体行为的成因及其分类形式。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补:警察角色的扮演。

使用教具或手段

讲解,案例分析。

课 外 作 业

 

课 后 体 会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四讲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社会行动与反应性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情境与维度

1.互动类型

2.互动情境

3.互动的维度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符号互动理论

3.社会交换论

4.角色理论

5.拟剧理论

6.参照群体理论

7.本土方法论(常人方法学)

第三节    警察角色

一、警察角色的概念

二、警察的角色集

三、警察角色的分类

四、警察角色的扮演

(一)警察角色的确定与表现

(二)警察角色的基本要求

(三)警察角色的扮演过程

1.角色模仿阶段;2.准角色扮演阶段;3.进入角色阶段。

五、警察角色的调适

注:此表填写时应以两节课为一教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