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水中救护》课程,指导同学们在练习救生专门游泳技术的基础上,熟悉水环境,学习水中自救和溺水救援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同学们对水环境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在水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为有效的展开水上救护和水中救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长江航运泰州水域沉船事故救援视频。


案例2:秦皇岛公安局“咬绳哥”救助落水群众(Dio:https://www.sohu.com/a/81104662_391549

 2016年6月3日,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白塔岭派出所副所长王兆辉脱下制服,将一根绳子咬在嘴里,将落水女子救上岸。“我的水性也不怎么好,当时现场有一根绳子,抓着绳子我就跳了下去。”王兆辉说,跳下去之后,他才发现,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浅。“我根本踩不到底,那名女子的头部已经沉入水中,就剩双手留在水面上。”为了方便救援,王兆辉将绳子咬在嘴里,向落水女子游去,抓住对方的手臂后,拼命游向岸边。“离岸边还有两米左右时,我实在没有力气了,就向岸上喊,让他们拽绳子。”由于用力过猛,王兆辉的牙齿都被绳子拽松动了。轻生女子被成功救起,随后被赶到的120急救车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由于救助及时,女子并无大碍。

溺水在发达国家多见于游泳池,而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以江、河、湖、塘及水井中淹死为多。在中国,溺水者主要不是由于游泳溺水,更多的是由于不慎跌入水中致死。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溺水死亡人数在中国人身意外死亡中排名第三。

水上救护在中国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救生技术知之甚少,亟待快速发展。涉水警务处置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执勤执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刻苦训练的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同学们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基础游泳、救生游泳、堤岸救助、水上救护、水下搜救、现场急救等技能,掌握涉水警情处置基本指示,达到“能自救、懂救助、能处置”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水中救护》这门课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学习。

第一章  水上救护概述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水上救护的概念

第二节  救生的种类与分类

一、海浪救生

二、自然水域、游泳池(馆)救生

三、间接救生

第三节  救生的观察、入水与接近技术及其原理

第四节  解脱技术

第五节  水中赴救

一、拖带技术

二、联合动作

第二章  各种游泳方法介绍

第一节  游泳原理

第二节  竞技游泳技术

第三节  实用游泳技术

一、踩水

二、反蛙泳

第三章  静水救生

第四章  自然水域救生理论

第一节  自然水域救生概论

第二节  急流救生


教学方法:

该课程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导入问题的方式开始讲课、围绕问题进行讲课)、案例教学法(用图片、视频等方式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进行讲解)、课堂演示操作教学法(水上救护方法)、讨论教学法(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组织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解决实战中的常见问题与疑难问题。


一、 溺水的分类和判断

溺水(near-drowning )又称淹溺,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溺水死亡的原因为缺氧。溺水是一种意外事件。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在发生溺水或者发现溺水时要学会自救和对溺水者进行救援。

人淹没于水中并受到伤害主要有: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淹溺的后果可以分为非病态、病态和死亡,其过程是连续的。淹溺发生后患者未丧失生命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后窒息并且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

1、溺水分类: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两种情况:

1)干性溺水

2)湿性溺水

(两种溺水的判定,请参照教材第1,2页内容,理解并记忆)

2、溺水判断:

 请同学们翻译后认真理解记忆,这是我们理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注意区分:

1、溺水并非都是深水区域:

2、溺水发生的时候总是悄无声息的:


3、溺水可能发生在各种环境



  三、为避免溺水发生,平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中:

提高警惕,所有涉水区域都视为是危险的;接近所有水域时,做好落水可能的准备;必须在涉水区域活动是,配备好救生设备;刻苦训练,掌握游泳和救生技能。

2、涉水训练中:

做好训练计划,按计划实施;不在酒后、伤病中从事涉水训练;不在训练区域嬉戏打闹;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一切行动听指挥;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自然水域训练前熟悉地形、训练计划,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3、执行公务活动中:

随车携带救生自我保护装备;涉水前必须穿戴好救生设备;第一时间寻求专业人员支援;训练中没有演练过的方法坚决不能使用;不涉水就能解决的问题觉不涉水;采取所有行动前与同伴充分沟通。沿途经过较大面积水域、急流、较深水域且有潜在危险时,提前规划好行进路线,携带充足装备,做好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