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1.行为表现为:

1)对象只能是注册商标。

2)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关于相同的标准,一般认为认为,相同包括完全相同和基本相同。

3)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

4)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而使用。

5)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单位可成为主体。

2.责任形式:故意。

二、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赢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著作权。著作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广义的著作权包括邻接权。犯罪对象是作品、音像制品和图书。

    犯罪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

(一)概念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1.构成要件:包括两个要素,即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结果——造成重大损失。(50万)

   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其他手段,如以高薪挖走商业秘密的知情人员,从而获取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自己以前述手段获取的他人的商业秘密。如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后将内容告知第三人或予以公布等。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明知或应知前三种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

    结果:上述行为必须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损失不仅指财产上的损失,而且包括其他经济损失在内,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大量积压、营利性服务严重受挫、进货来源被切断甚至引起亏损、破产等。

     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责任形式: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