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同学您好,此页面仅供预览,在此页面学习不会被统计哦! 请进入学习空间后选择课程学习。






















 


第二节  国外警察道德简介

(一)联合国的《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为了对世界各国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规范,提高其执法水平,联合国大会于19791217通过了《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二)有关国家警察道德情况介绍

1.美国警察道德情况简介。

20世纪初,美国警察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仿效英国伦敦警察开展了一场职业化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对警察领导层进行改革,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全体警员进行整顿,目的在于提高警察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40多年间,共制定了两个警察道德的文件,分别是:《执法道德规范》和《警察行为规范》。

2.英国警察道德情况简介。

警察道德历来是英国警察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829年,英国就建立了大伦敦警察厅,发布了一个《警察训令》,确定了有关伦敦警察的一系列道德和纪律原则。这一训令,在英国的警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强调警察要接受正规的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训练,尤其注重社会意识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把是否严格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作为警察提升的必备条件,要求每个警察以自己的行动、智慧和良好表现获得提升,通过勤勉履行职责、严格服从上级的命令来获得上级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美等国家掀起了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浪潮。警察在打击和预防犯罪上强调预防;在主动警务与被动警务上强调主动;在增编人员与提高素质上强调素质。不再过分强调警察机关的单独作用,而是重视整个社会组织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警务作用。在警察培训中,注意培养警察的精神气质,提高警察形象,注意待人接物,获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以期达到转化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的目的。

3.日本警察道德情况简介。

19546月,日本制定了新的《警察法》,对警察的职责作了新的规定,除了依然强调警察对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等责任以外,对警察职责提出了进一步具体的要求,尤其是道德方面的要求。从20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在警察机关内部设立了专门的警民关系机构,实施了各种服务民众的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警民关系,促进了警务工作的开展。由此,日本越来越重视对警察道德素质的培育和教育,并在国家警察厅专门成立了“防止渎职提高警察道德委员会”的机构。1985年,国家警察厅根据该委员会的报告,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警察生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