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警察道德的特征
(一)政治性
1.警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这决定了警察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决定了作为调节警察行为特殊规范的警察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我们国家的特殊的行政机关,其职业活动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政治在公安事业中的具体体现,警察道德的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人民警察道德要求人民警察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尊严,忠于祖国,维护宪法,听党指挥;通过提高人民警察执法的公正性,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通过提高人民警察道德素质,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自觉性
警察道德是警察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警察道德只有被警察心悦诚服地自觉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情感和信念时,才能发挥调节警察行为的作用。而且警察道德一旦被警察从内心深处接受,就会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塑造警察的人格、陶冶警察情操等方面起到法律、政治和纪律等强制性规范无法起到的作用。
(三)示范性
警察道德的示范性,主要是指警察遵守警察道德在社会上所起的表率作用,以及对其他行业和群众的影响感染作用。警察的职业活动、警察的形象往往最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而,借助于国家的影响力而使警察的道德风貌对其他部门的道德风貌,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状况有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四)导向性
警察道德的导向性是指警察道德对于规范警察活动起着引导作用,能够使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价值领域内有效识别行为的方向。
1.警察道德规范具有的约束性实际上包含了导向性。约束从不应当的角度来理解道德,而导向性则从应当的角度来理解察道德。
2.警察道德的导向性还可以从警察道德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统一中得以说明。警察道德的实然性是指警察道德是现实警察道德生活的反映,是对警察提出的现实的道德要求。警察道德的应然性则是指警察道德不仅仅是对现实警察道德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未来警察道德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警察提出的理想的道德要求。警察道德的导向性,正是源于警察道德本身所蕴含着的理想的道德成分。